水患自主防災社區防汛資訊網

109年度特優社區防汛小故事

「志工環境導覽,帶動社區永續發展」-基隆市安樂區武崙里

       武崙里位於安樂區基金一路精華地段,主要構成住戶為公寓大廈型社區,社區內有許多商家、銀行業及補習班文教業,是大武崙交通樞紐,屬於都會型社區。社區環境為大武崙溪與情人湖集水區匯流處,故具有積淹水風險。
      今(109)年9月12日與13日連兩日漸歇性豪雨來臨前,本里先行協助社區各商家裝設防水閘門,並積極觀察水尺,落實災前整備措施。但本里後山由於第一天雨勢累積,於第二天雨勢再來時發生坍方,第二波雨勢也造成大武崙溪暴漲淹至基金一路,除緊急封閉道路外,也迅速偕同志工至後山清理坍方,恢復受災環境。第一次面臨這種複合式的災害,武崙里卻沒有任何店家與人員遭受災害,可凸顯本里自主防災能量之快、狠、準。
       今(109)年武崙已接待5處社區參訪,除突顯滯洪池亮點外,也呈現社區自主防災永續發展的證明。考量基金一路屬交通要道,經安樂區公所協調,與後山孔雀開屏社區達到共識簽結同意書,將後山轉化為可利用的滯洪池,另闢管道將宣洩不及的強降雨量引入滯洪池,短期能將作為後山集水區的緩衝地帶,解決基金一路商店每逢大雨必淹水常態,但長期維運,需要消耗金錢與人力成本,因此開始進行社區資源踏查,發現社區裡有一個年代久遠的礦坑秘境-大興坑,帶動在地居民認識自己的家園,再將自主防災導入我們的生活,讓防災社區永續發展,培養導覽社區環境志工。


「觀光旅店,企業防災」-臺東縣卑南鄉溫泉社區

      溫泉社區曾因知本溪水暴漲造成知本溪旁著名飯店倒塌、土石沖進著名飯店等大小不等的災情,社區有感於環境弱勢,積極推動自主防災社區,希望透過社區的力量,保護民眾安全。
       溫泉社區主要聯外道路縣道194線常因颱風豪雨甚至一般降雨即導致土石滑落造成道路中斷。社區自主成立重機具搶救班,盤點社區可用之大型機具、車輛等工具,可隨時支援清理道路土石、移除傾倒路樹或於汛期前協助清理水溝雜物等。
       與知本金聯世紀酒店、東遊季溫泉渡假村及 F Hotel知本館簽訂災中提供避難處所備忘錄。今(109)年配合臺東縣政府辦理「109年度臺東縣水災防災防汛演練」,邀請知本金聯世紀酒店參演,並提供飯店供收容安置演練。演練中實際架設活動式防洪板,供參與人員了解本社區使用活動式防洪板的情形;動員重機具搶救班運用各種機具應對各項災害情境。
      今(109)年颱風豪雨期間,防災組織例行進行觀測雨量、巡查社區、觀測知本溪水位等工作,所幸未有災情。溫泉社區為知名觀光區,為提供遊客防災資訊,製作外語防災宣導單,置於飯店供遊客取閱。

「旗號訓練,守護部落」-臺東縣金峰鄉嘉蘭社區

      嘉蘭社區地理位置位於臺東縣金峰鄉鄉境西北方,太麻里溪中下游北方臺地上,北至知本溪。民國98年莫拉克風災設置永久屋後,形成五大聚落所構成的行政區域,防救災工作的指揮與掌握亦形困難。
       嘉蘭社區於每年汛期前,召集社區組織幹部,召開社區防救災組織會議,討論汛期時社區之因應作為。社區年輕人主動參與防災會議,成為防救災工作重要力量。針對幹部進行燈號、旗號及拋繩槍等訓練,以備不時之需。
       為使民眾居安思危,將自主防災意識深植於心,嘉蘭社區每年進行自主防災演練,並持續在嘉蘭國小進行防災教育宣導,讓防災教育向下扎根。今(109)年配合辦理「109年度臺東藝術下鄉巡演活動 愛您愛鄰 憶曲來臺東」,設置防災宣導攤位,社區大小朋友共襄盛舉。
       汛期前運用空拍機掌握嘉蘭防汛道路旁及金峰溫泉疏濬工程進度,颱風豪雨期間共測得280毫米,無重大災情,僅有零星落石及路樹傾倒情形,由幹部及時前往清理。
       今(109)年辦理金峰鄉五村109年防救災演練、與正興村進行區域聯合防汛、輔導臺東市新園里推動自主防災社區等,積極推廣自主防災社區。

「近工業區,企業參與」-高雄市仁武區中華社區

      中華里由中華社區發展協會為主要的活動單位,於101年開始加入水患自主防災社區的行列。社區三面環溪,位在後勁溪蜿蜒之處,每逢颱風豪雨之際,幾個溪流的轉角都是容易引發災害的地點。中華社區至今已邁入第九個年頭,中華社區由一開始無獎金補助,至今從未缺席防災社區的行列,儘管里內因水利工程改善逐漸完成,陳芊至總執行長依舊非常努力帶領社區,為的是不希望社區就此鬆懈。
       中華社區因長期執行社區關懷據點,因此掌握著里內獨居老人、需要照顧的人,及行動不方便的對象名冊,在颱風豪雨應變之時會以名冊為主要的撤離對象。其中因為有部分保全對象行動較不易,因此中華社區特此準備了箱型巡守車,以及固定的輪椅在活動中心,作為疏散時的重要器材,亦添購一床電動醫療床,可供臥床民眾使用。
       企業防災為近兩年來中央及地方政府極力推動之政策,仁武區中華社區與眾多企業合作外,經營巡守隊已多年,結合警消單位參與社區治安聯合推動計畫,透過社區與外部單位的結合,為居民打造一套安全的聯絡網。


「魚塭預排,調節排水」-高雄市永安區新港里

       新港里位處沿海低漥地區,加上受潮汐影響,里內排水宣洩不易,需靠抽水站動力抽排水,有鑑於此,高市水利局受水利署補助,採購臨時防汛擋板置於抽水站內,供社區與永安區公所調度使用,在0521豪雨來臨前,何應成里長率里民冒雨架設防汛擋板,成功讓原本逢雨必淹的保全住戶安然渡過這次豪雨侵襲。今(109)年秘密武器終於派上用場,發揮了強大的防汛效果,讓隨時需戴著氧氣機的長輩免於淹水之苦,提升社區的自主防災應變能力。
       魚塭為新港里最具特色的天然滯洪池,108年度,配合新港抽水站建置完成,新港里改變魚塭預排策略,請魚塭業者不要同時洩水,造成北溝過大負擔,並配合抽水機組,調節排水。今(109)年度由協力團隊協助,新港里規劃將魚塭滯洪概念結合北溝水位監測進行更加精準的操作,目前已建置完成,期許明年汛期時能派上用場。
      此外,新港里參與109年韌性社區防災士培訓課程,並完成受訓及認證,防災士係以民眾能自救互助為目標,平時推動防災宣導社區防災,災時及災後可以自救互救並協助收容及重建,俾能強化社區與民眾自主防災能力。防災士必須學習災害專業知識,且結合工作經驗,並藉著模擬體驗等方式,瞭解可能面臨的災害狀況及災害時能提供何種協助。

「結合農村機具,再造農村防災」-臺南市後壁區新嘉社區

      新嘉里舊名白沙屯庄,位於後壁區。八掌溪從北面流過,另有主要排水—菁寮排水流經南面匯入八掌溪。新嘉里是典型農村型社區,人口老化嚴重,推動防災社區有成,今(109)年新增數位年輕人力加入防災組織。推動防災社區已邁入第九年,新嘉里深知推動防災社區對於會淹水的社區非常重要,今(109)年前往後壁區上茄苳社區、竹新里及白河區竹門里宣導成立自主防災社區的重要性。防災觀念向下扎根是新嘉里長年推動方向,每年都會前往新嘉國小進行防災宣導,希望防災觀念透過小學生再向上傳達至每個家庭。今(109)年配合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系防災課程,帶領大學生了解防災社區的推動。
      雖然今(109)年颱風豪雨未帶來嚴重災情,但新嘉里仍嚴謹的面對,每次事件里長都會透過廣播通知里民下雨或颱風的消息,並召集志工訪視保全對象,同時派人巡查排水、抽水機及水門。
       防汛演練是每年新嘉里的年度大事,經過二年「臺南市政府推動民眾行動上網計畫」智慧型手機應用課程,應用在防汛演練中使用通訊軟體回傳各組運作情形的方式操作起來已更加成熟。今(109)年也將活動式防洪板架設應用於防汛演練,增加幹部及民眾對於防災設備的操作及認識。農村型的新嘉里,里內農機具的種類很多,也成為新嘉里特殊的防災設備,並改裝鐵牛車作為撤離人員的機具。


「創新研發防災機具」-臺南市安南區公親里

       公親里位於臺南市安南區,因曾文溪支線排水堤防高度不足,導致水流溢出,造成嚴重災情。近年排水堤防加高工程完工,排水溢流情形減少。但仍因地勢低漥,降雨宣洩不及,造成積淹水災情。
       強化落實方面,應用關懷基金關懷社區弱勢族群暨獨居長者,觀察衛星雲圖並詳細紀錄時雨量彙集成冊;改善精進方面,針對逢雨必淹路段,進行多次勘查調查致災原因並加以改善、爭取公親橋增設抽水站1處、於新吉大排及曾文排水線各增設1處水尺,增加水位高度辨識度、增購快速帳篷、空拍機;研發創新方面,將管筏結合耕耘機、沙灘車結合發泡船運用於撤離人員、結合LINE視訊及無線電遠距通聯,提高水情查通報效率。
      汛期間進行各項裝備、設備(電鋸、發電機、沙灘車等)維修檢查,歷次事件天氣狀況、衛星雲圖說明、工作指示等災前準備;颱風豪雨期間觀測雨量並紀錄成冊,巡查排水水位變化、積水情況查通報、啟動抽水機;雨勢空檔以空拍機查看社區情況等。
       公親里重視設備裝備運用及平時訓練,今(109)年實兵演練邀請安南區公所、安和消防分隊、長安派出所、奇安診所參加,結合公私部門強化防災強度。


「企業校園合作,結合防災觀光」-臺南市仁德區二行社區

       二行里舊名「二層行」,位於二仁溪與三爺溪之間,是仁德區歷年來的淹水帶。二行里爭取治水硬體設施,增設抽水站、排水系統改善等,也積極推動社區自主防災,透過防災宣導、教育訓練及防汛演練,提升民眾的防災意識。今(109)年防汛演練邀請仁德區防災士協助活動式防洪板操作、封路、搬運沙包與物資;元正科技、全家超商、家樂福等企業參與協助機具、物資支援。
       為使企業參與廠商更了解如何與二行里配合推動自主防災,辦理企業宣導討論會。今(109)年與家樂福簽訂災中物資供應合作,加上已合作多年的全家超商,目前有二家企業協助災中物資供應。
      今(109)年特地針對住在二行里內的國中學生及住在二行里的嘉藥科大學生進行防災宣導,讓防災教育向下扎根。主要讓學生們知道二行里是易淹水區域並應於颱風豪雨期間主動接收水情資訊,以提早因應。
       二仁溪意象揭幕暨咖啡音樂響宴,結合意象揭幕、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系防災課程成果宣導自主防災,讓更多民眾知道二行里推動自主防災成果。
      今(109)年0522豪雨期間,社區低漥住戶仍有積水情形,幹部協助啟動抽水機,並於災後發送消毒水。0826豪雨期間部分道路積水,幹部巡查並持續監控積水情形,雨勢趨緩積水即消退。


「加入青年軍,善用科技防災」-雲林縣虎尾鎮埒內里

       埒內里自105年來成立防汛守護隊後可謂屢創佳績,從106年首度參加經濟部水利署之評鑑活動後每年都有長足的進步,更在去(108)年創立「青年軍」,同時身具「資訊班」身分,當災害來臨時資訊班可以被打散至各個班進行人力支援,平時則是蒐集過往資料並加以分析,實現在地深耕,讓吃同一方水土長大的年輕人跟這片土地建立起更加深厚的連結。今(109)年度也首次讓資訊班運用科技情資及歷史分析加入演練,預判本里災害狀況。
      除了青年軍之外,埒內里自主防災今(109)年也在編班中動了小巧思,每班不僅有班長,還增添一位副班長,災情來臨時可以更加靈活地分配人力、輪流值班;更是將離本里較遠的「尾園地區」成立一個獨立班別,「尾園班」的成員都居住在尾園地區,當有任何海上警報發布時,不用像以往需要等待指揮官派遣支援,因為可能錯過黃金救援時段,尾園班班長可以預先行動並彙整資訊回報指揮官。
      本(109)年也積極參與有關防災社區的活動,有「雲林縣自主防災作伙來PK賽」、水患自主防災精進研習營、民安6號防災演習等等,每次活動後總能學習到各種新知。因應疫情特別邀請衛生局來向隊員進行指導,讓大家得到相關知識,保護隊員及保全住戶的健康。除此之外,埒內里自主防汛隊指揮官也與里內廠商保持良好聯繫,在災害來臨時可以多一份保障,建立零死角安全網。


「結合上、中、下游,區域防災」-南投縣南投市營南里

       營南里位於南投市北方,鄰近國道三號中興交流道,另有中華路、東閔路等聯外道路可通往周邊鄉鎮,社區對外之聯繫甚為便利。係為農村型態社區,社區內主要區域排水為營盤口排水支線與貓羅溪,溪岸高灘地也供不少農民向主管機關承租耕作,亦為營南社區農產品重要的水源,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颱風豪大雨時,貓羅溪水位暴漲及水流湍急,曾經沖破堤防,溪水挾帶大量泥沙灌入社區,造成多處地方淹水。
       今(109)年初步整合本里、內興里、軍功里等三處同水系(貓羅溪)的社區做區域聯防,以利上中下游共同減災,另參加內政部的韌性社區,發展全災害型的防災社區,也於108年自主建置民間版滯洪池,希望減少內水積淹問題。
       里內有三處愛心企業,吉泰鐵材行、信吉鋁門企業社、正莘米店基於人道關懷及回饋社會,與本里合作水利防災,如提供人力資源、吊卡車機具等,雙方建立共識,共同進行社區防救災能力強化之合作,未來可做為國內企業社區防救災夥伴關係之模範。本里也在自助、互助的防災精神下,輔導南投縣營盤國民小學進行防災教育,進行校園防救災能力強化之合作,發揚種子社區的專長。

「工廠商家,參與防災」-臺中市太平區中興里

      中興里在行政區上隸屬於臺中市太平區,其地理位置處於臺中市南端、太平區西方,北面有廍子溪由東北流下,西邊依鄰大里溪;中興里里內主要產業早期為農產居多,荔枝、枇杷等都是早期盛產的水果產品,但隨著時代演進,現今多以鐵工廠、商家居多,中彰快速道路位於中興里西邊處,交通非常便捷,小工廠、商店林立,可以說是住商合一的鬧區。
今(109)年五月中的一場豪大雨,中興里防汛守護隊及時的反應,指揮官透過防汛隊的Line群組立即指派班員就責任位置進行相關應變作業,架設雨量筒並定期將雨量紀錄且回報指揮官,警戒班也立刻至里內易淹水地區進行巡視,確保社區的安全,也將巡視狀況回報於群組內,透過彼此多年合作的默契以及經驗將社區的安全做到最好的把關。
       從101年成立至今,太平區中興里防汛守護隊在自主防災上投入相當多的心力及努力,每年持續突破創新,從校園推廣到企業合作,只要可以嘗試的都會盡力嘗試。由於里內有許多的工廠商家,中興里也積極與企業合作,整合里內資源及志工團體,彼此互相合作扶持,並做到最有效的應用,讓防汛的力量一加一大於二。


「結合休閒農業,打造防災生產力」-桃園市大園區溪海里

      溪海里於農村混合工業區型的社區,主要流經的水系為雙溪口溪與田心子溪,每逢強降雨溪洲路路段就會淹水。因此,於104年成立水患自主防災社區,0522豪雨事件當日累積雨量達82毫米,當天為星期五上班時間,但社區隊員們比起工作更看顧自己的家園,約10位隊員請假來緊急協助排解淹水的狀況,並從早上一直到下午黃昏,不斷地巡視盡自己所能排除狀況與向上通報請求支援。另外於0803哈格比颱風當天為星期一,7位防災志工請假於第一時間抵達現場協助防災與通報,從早上隊部集合,社區志工自主封路、自主架設三角錐與警示帶,協助勸導行車改道,歷經10個小時的警戒與應變,災後開檢討會議,擁有完整的應變流程。
      去(108)年自主建立0.5公頃梯田式農地滯洪池,在今(109)年創新結合溪海休閒農業區進行防災社區產業化,藉由景觀滯洪池、結合休閒農場與結合農業療癒活動,帶動防災社區永續發展,於經營穩定後將部分利潤回饋防災社區維運,達到防災與產業發展能同步循環,落實自主防災真諦。未來將擔任當地的老師與公務員等重要工作的明新科大印尼交換學生,甚至於國慶日前同來認識防災社區結合產業化之推動模式,並為全臺首度防災社區結合綜藝節目,推廣溪海里的防汛作為與社區產業化運作模式,達到社區自主防災永續創新作為。

「與國合會合作,將防災推向國際」-宜蘭縣宜蘭市梅洲社區

      梅洲里位於宜蘭市西北端,屬宜蘭河水系支流梅洲排水流域。排水路計有梅洲大排、梅洲中排一、梅洲中排二、梅洲中排三及梅洲中排四;灌溉水路主要為金同春圳,並輔以數條小型灌溉渠道。為改善淹水問題,現已完成梅洲抽水站及引水幹線工程,淹水程度將大幅減低。惟因區內局部排水系統不連貫或瓶頸,造成局部積淹水。除造成出入交通不便外,亦淹入民宅,形成水患。故在社區範圍內有黏貼觀測水尺、架設雨量筒等防汛設備,並在地圖上列出緊急聯絡相關單位,提供居民協助回報現況災情。
      梅洲社區從101年開始成立之後,至今皆有陸續辦理防汛相關課程,社區亦持續前往臨近社區辦理防災宣導,今(109)年於臺北市輔導內湖區大湖里、中山區江山里、大同區光能里三處社區,另與新北市三峽區有木里及桃園市平鎮區廣興里,辦理防災經驗分享與交流活動,並與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合作,向國際社會推廣自主防災經驗。
       梅洲社區每年於災前整備作業階段,進行災前清淤、召開整備會議、通知居民災害警訊、分配防災組織任務以及盤點現有防災資源,並定時清點、維護保養各式防救災設備,以便災時使用。災中應變時除了巡視社區環境與抽水站,也進行社區居民的疏散撤離並關懷保全戶,災後復原則是清理社區內倒塌路樹與清掃家園。
       為永續維護梅洲社區環境整潔及圳溝之暢通,本社區每月定期動員組織成員與社區居民,一同來清理金同春圳與排水溝,並清掃堤防雜草、整理植栽、道路垃圾清理等,將社區內各角落打掃乾淨,維持社區內環境之整潔。建立此固定模式,讓社區居民一起共同永續經營社區環境之觀念。

109年度種子社區防汛小故事

「防災教育,向下扎根」-臺南市永康區崑山里

      崑山里位於臺南市永康區,里內主要區域排水為大灣大排(三爺宮溪),崑山里地勢較鄰近的里低,每逢大雨週邊十餘里的雨水皆會匯流入崑山里,加上里內排水系統設計不良,常發生淹水。都會型社區的崑山里鑑於每次積淹水時,車輛強行通過造成波浪,直接影響道路兩旁住家及店家,今(109)年擴大佈設警示帶盒子,並加強宣導使用時間,讓民眾及附近店家可於積水時主動拉起警示帶,減少車輛強行通過帶來的損害。
       今(109)年為提高水利署防災系統回報率,特別指派一名防災幹部於每次颱風豪雨時確認啟動,並上傳社區運作情形。為加強宣導防災作為,在公所的協助下更新第三版的防災宣導單,增加臺南水情即時通APP的QR Code,讓民眾主動接收水情資訊,以利提早應變。
       今(109)年颱風豪雨未造成積淹水情形,0826豪雨及閃電颱風期間,幹部仍前往巡查排水水位及抽水機運作情況。
       防汛推廣合作為前往崑山國小進行防災宣導、參與崑山科大「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會議」及防災演練等校園區域聯合防汛。輔導社區方面,則持續輔導三民里推動自主防災社區,協助教育訓練、防汛演練、爭取防災資源等,今(109)年三民里成功於颱風豪雨期間順利啟動運作。另社區區域聯合防汛部分,今(109)年與同為太子中排水系之歸仁區大廟里達成水位警戒通報之共識。


「結合景點導覽,推動社區防災」-雲林縣虎尾鎮堀頭社區

      堀頭里位於虎尾東側,地勢較為低窪,多為農地。因位於舊虎尾溪河川的溼地,里內有多個池塘窪地,聚落位於池塘窪地的北面,從遠處望堀坑,土堆看似人頭,因而稱此地為「堀頭」。
      堀頭社區於104年成立水患自主防災社區,獲得經濟部水利署評鑑為105年優等社區,及106年、107年、108年特優社區,在成績亮眼的光鮮外表下,其實有段令人感傷的故事,幾年前堀頭里因一次大雨成災,整個里內積水掩蓋,幾乎分不清路面和農田,當時有位老先生欲外出,不慎踩空跌入田間水溝,被發現時已回天乏術,因此在里長的帶領下,由堀頭社區的環保志工隊成員開始,化悲憤為力量,致力推動里內自主防災工作,隨著經驗累積,堀頭里有系統地任務分工,扎實地執行每一個環節,堀頭社區防汛守護隊,儼然已成為里民們心中所信任且能依靠的一股力量,防汛隊的成員也對自主防災有著高度的認同感,並以身為其中一份子為榮。
      今(109)年堀頭社區首次參與水患自主防災種子社區評鑑,邁入新的里程碑,適逢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堀頭社區接受縣府委託辦理全縣「防疫期間水災疏散避難示範演練」,聯合雲林縣級、鎮級各公家單位,做防災資源整合,恪遵中央災民臨時收容安置業務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工作指引,兼顧防疫與防汛,為雲林縣其它自主防災社區樹立典範。堀頭社區一直以來致力於社區營造,亦有許多縣內縣外社區前來觀摩交流,今(109)年將社區導覽地圖再升級,與自主防災相結合,標示出雨量筒、水尺、智慧水尺、淹水感測器等位置,並繪製出排水圖,使得堀頭社區不論是旅遊景點導覽或是防災導覽都可以運用自如,也達到向隊員、里民、外來參訪遊客防災宣導的效果。
       堀頭社區集防災、長照、社區營造於大成,持續精進自強不息,帶給里民安定的幸福感,堀頭里長說防災沒有什麼撇步,就是「骨力做」!自然會得到更多人的認同與支持,期盼未來的堀頭社區也能秉持初心,一步一腳印,守護里民生命財產安全,同時將這些寶貴的防災經驗,傳承分享給更多有需要的人。

「區域聯防-連結湖日里、光明里、仁德里聯防」-臺中市烏日區前竹里

       前竹里早期人稱「頭前厝」,其南側是旱溪及柳川支流匯集的低地,溼地容易生長蘆竹,因此早期人們將這塊低地取名為「蘆竹湳」,「湳」也有土質鬆溼之意。「頭前厝」與「蘆竹湳」兩處合成一村,從原地名中各摘取一字,即為「前竹」名稱的由來,里內有許多中小型企業工廠,讓前竹里同時擁有農村樸實與工業化的兩種風貌,形成傳統農村聚落和小工廠並存的景象。
       在今(109)年度5月底的一場大豪雨,里長接獲通報勤農巷附近空地因重劃緣故被人清倒廢棄物導致嚴重積淹水。由於重劃區旁土石堆積較多,泥沙被雨水沖落路面容易濕滑,且擔心過路民眾的安危,里長與執行長立即啟動防汛應變機制,召集防汛隊的幹部們到現場實施封鎖,並到積水嚴重處查看形成原因。在了解確切地點後里長也馬上通報烏日區公所請求派遣機具清理廢棄物,讓整起事件在最迅速的時間裡獲得掌控,避免災情擴大進一步影響周遭住戶。
       前竹里防汛隊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水患洪災的防範,也因為在地方上優秀的防災表現屢屢獲得肯定,現今已是臺中市67處防災社區的表率。今(109)年度更是在經濟部水利署、水利署第三河川局、臺中市政府的指導下,與鄰近社區攜手共同完成區域聯合防汛演練的重大工程,讓防汛意識更加茁壯地扎根在烏日這片土地上,共同守護家園的安全。


「中原埤塘生態公園-結合智慧型滯洪池」-桃園市中壢區普忠里

      普忠里屬於郊區型的社區,社區主要流經的水系為黃屋庄支渠、大牛欄支渠與上游的埔頂支渠等多條水路,在101年、104年、105年多次大淹水。因此,於105年成立水患自主防災社區,本身落實大牛欄支渠與下游鐵路大草溝清疏工作,109年清淤共高達7次,並將埔頂支渠防汛閘門巡視改為全面使用即時監看系統,能更及時掌握狀況,普忠里長期的防汛作為,更是改善整個綜合流域12處社區的淹水狀況。
      普忠里今(109)年輔導八德區瑞德里水患自主防災社區,此社區地勢低窪又為集水區,因此每逢下雨瑞德里內的僑興新村容易發生淹水事件,普忠里向瑞德里分享綜合流域成果,也將氣象資訊的查詢經驗分享給瑞德里,使瑞德里可於災前提前作準備,今(109)年花了45%獎勵金於協助輔導瑞德里與區域聯防夥伴,此外也擔任3次講師與推廣學生防災意識1次,未來將在中原生態公園設置北部第一座以防災為概念的里民活動中心,藉此做為普忠里的防災教室,後續也會廣邀北部縣市到此參訪與交流,落實非工程防災推廣的工作,以全民防災為目標。

「蓮花生態滯洪池-魚鴨花瓜做防災」-桃園市觀音區樹林里

      樹林里屬於農村混合工業區型的社區,主要流經的水系為大堀漢與富林溪,該河川出海口附近的移民新村與快速道路下方容易造成淹水事件,因此,於102年成立水患自主防災社區,防災社區的成員組成由各社區既有志工隊組成,樹林里在防汛運轉較成熟,今(109)年主動開創2處民間版的滯洪池,從106年度蓄洪9,000噸到109年持續擴大達79,200噸,至少幫政府節省5億以上的工程及用地經費,也改善該路段的淹水問題。
       樹林里今(109)年輔導桃園區大林里防災社區,於0803哈格比颱風過後,到大林里關心施工中滯洪池的狀況,以及參與和協辦2次防災演練,與大林里及建德國小附幼模擬強颱防災聯合演練,協助醫護組包紮傷患橋段。
       並於今(109)年疫情嚴峻時刻,持續結合在地企業進行防災防疫工作,至今已與9間在地企業簽訂合作備忘錄,也推動全國首創全生命公益型防災農產公司,並在今(109)年實現盈餘10%回饋防災社區,協助蘆竹區長興里防災社區,一戶長期飽受水患之苦影響的弱勢家庭,因私人土地問題造成政府無法立即介入處理的多年水患問題,利用盈餘設立防水閘門,屋主可以利用防水閘門將道路淹水擋在圍籬外,降低水患影響,打造防災自助互助之精神。

108年度特優社區防汛小故事

「莫拉克那年,你我都還記憶猶新」-臺東縣卑南鄉溫泉社區

      溫泉社區曾因知本溪水暴漲造成知本溪旁著名飯店倒塌、土石沖進著名飯店等大小不等的災情,社區有感於環境弱勢,積極推動自主防災社區,希望透過社區的力量,保護民眾安全。
      溫泉社區主要聯外道路縣道194線常因颱風豪雨甚至一般降雨即導致土石滑落造成道路中斷。社區自主成立重機具搶救班,盤點社區可用之大型機具、車輛等工具,可隨時支援清理道路土石、移除傾倒路樹或於汛期前協助清理水溝雜物等。
       社區自主防災編組不只是防災救災設備等硬體的建置與強化,更須深化社區民眾認同、災害認知及行動力提昇,為提升本社區自主防災組織成員防災任務技巧純熟度,今年透過參與臺東縣政府防災演練、辦理自主防災社區參訪活動、辦理防災教育訓練,強化幹部拍照技能,參加土石流及大規模崩塌災害宣導等活動,提升幹部的防災知識,使透過颱風整備宣導,加強民眾防災觀念。
       今年參與臺東縣政府主辦的「108年度臺東縣自主防災訓練管理執行計畫」訂定社區巡查警戒重點及位置並於地圖上標示,今年的颱風事件也以此進行警戒任務分配。社區在0717丹娜絲颱風及0823白鹿颱風時皆迅速成立應變中心及進行各項災前整備、災中應變、以及災後復原工作,僅白鹿颱風於二日間帶來445毫米的雨量,社區成員巡查社區各防汛弱點並加強防颱宣導,提醒民眾做好防颱準備,所幸無帶來災情。

「後勁溪畔的記憶」-高雄市仁武區中華社區

     仁武區中華里,由中華社區發展協會為主要的活動單位,於101年開始加入水患自主防災社區的行列。社區三面環溪,位在後勁溪蜿蜒之處,每逢颱風豪雨之際,幾個溪流的轉角都是容易引發災害的地點。中華社區至今已邁入第八年個年頭,中華社區由一開始無獎金補助,至今從未缺席防災社區的行列,儘管里內因水利工程改善逐漸完成,陳芊至總執行長依舊非常努力帶領社區,為的是不希望社區就此鬆懈。
       仁武區中華社區的志工隊人數眾多且組織能量十足,平時志工隊辦理活動的社區活動中心,也是由區公所官方認可的避難收容處所,齊全的軟硬體設備,提供社區平時辦理各項活動,於颱風豪雨期間,作為中華社區應變中心和避難收容處所使用。
       然而有關後勁溪的水患事件,是中華社區一大要事,當時的人事物不但讓有經歷過的居民歷歷在目,也希望讓後來的居民借此次的敘說展演,了解中華社區與後勁溪唇齒相依的關係,今年度將以故事劇場「大水來囉~ 後勁溪畔的記憶」持續推廣。除此之外,中華社區因緊鄰工業區,守護居民外,也守護企業,將企業列入巡守範圍,因而感動企業,提供社區許多的防災資源。
      由於志工們的全力協助,以及社區發展協會的運作完善,中華社區在社區關懷據點與綠美化之中,有著相當良好的成績。除了在各自的計畫上不斷突破,更陸續將資源進行整合,把關懷據點、綠美化的組織資源,與自主防災社區結合,形成相輔相成的情況。透過綠美化的過程,去尋找社區脆弱地點,並在汛期前進行改善;也利用關懷據點,掌握里內的弱勢族群,在颱風豪雨來襲之前,能夠有效的將其控管,保護居民生命財產的安全。

「我魚中有你、你魚中有我」-高雄市永安區新港里

      新港里為高雄市亮點社區,魚塭預排形成天然滯洪池是最大的特色,107年0822豪雨,魚塭雖有事先預防性洩水,但雨勢連續幾日都沒停過,導致最後超過魚塭可容納的空間,還是釀成災情。今年度配合新港抽水站建置完成,本里改變魚塭預排策略,請魚塭業者不要同時洩水,造成北溝過大負擔,並配合抽水機組,調節排水。
      防災、教育、觀光一直以來都是新港里努力達成的目標,然而社區人口老化問題日趨嚴重,年輕人口大量外移,導致社區人口結構年齡層不斷上升,何里長認為教育下一代正確的防災觀念刻不容緩,除了學校自主辦理的防災演練之外,更應該讓年輕學子了解自己家鄉的防災社區實際運作情形,何里長特別邀請社區志工家中的年輕學子,與父母親或祖父母一同參與社區的防災演練,為了讓這些年輕學子更有身歷其境的體驗,特別安排他們擔任小小班長,如此一來,便能輕易且快速了解各班實際任務的內容。
       莫拉克風災屆滿十週年,新港里受邀協助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希望.未來 莫拉克風災紀念館」常設展籌備活動,完整呈現民間整備力量的成果。此外,也跨領域與「財團法人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一同交流,也因新港里女性志工比例偏高,何應成里長更鼓勵參加培力工作坊的學員,防災工作絕不因性別而受限。外部資源方面,新港里首度與中油永安廠聯合辦理地震海嘯疏散撤離演練,企業與社區共同合作,增強社區防災能量。

「守護乳牛的家-防汛加鈣加健康」-臺南市柳營區八翁社區

      全國最大的酪農園區在八翁,園區現有乳牛12000頭,日產鮮奶80000公升,是在地最重要的經濟產業,社區推動乳牛防災,與酪農戶研擬水災對策,如何降低乳牛淹水時的損失,將是八翁自主防災社區面臨的重大課題。
社區淹水主要是受到急水溪流域支流的龜仔港排水及八老爺排水影響,受極端氣候影響,每逢豪大雨社區即成為水鄉澤國;但是經過7年的水患自主防災訓練,居民們練就了防災好功夫,能夠與水共舞,希望藉由「社區評鑑」為參照方向,讓社區防災更精進,期望八翁成為韌性社區。
       每年防汛期社區即積極辦理水患防災課程,進行防汛整備,保全對象訪視、疏散宣導,防汛演習,防汛幹部就戰鬥位置,保持高度警戒,即時應變各司其職,保護社區安全。今年社區首次辦理「自主防災社區體驗營活動」,邀請臺南市水利局、柳營區公所、柳營國小師生及八老爺排水水系會淹水的五個里民眾共200餘人,參與防災體驗,包含了水災、沙包屋、地震、火災、登革熱、綠能節電等切身生活議題,民眾樂於其中,讓自主防災生活化。
       八翁里人口1587人,銀髮長者佔人口數20%是典型的老年化社區,更有90歲以上人瑞10餘人,堪稱是長壽村。公私協力連結臺南市政府社會局、環保局、文化局推動社造活動,宣導社區自主防災。與奇美醫院辦理「健康元氣站」、「長照2.0社區預防及延緩失能服務」,讓長者在地就養、在地老化,藉以掌握保全對象健康狀況,俾利防災。

「防汛重機,水中穿梭」-臺南市安南區公親里

      公親里里內有曾文溪排水及嘉南大圳海寮分線流經,主要道路為市道178線。今年熱心民眾捐贈2部沙灘車「榮民號」及「靜江號」提供巡守隊進行社區巡查,為使幹部熟悉沙灘車辦理教育訓練並於今年豪雨期間測試其穩定度。今年主要受豪雨影響,豪雨期間在社區內的抽水機、水門、易淹水區域,總會看到警戒人員來回巡查,0904豪雨社區排水水位快速升高,警戒人員隨即以沙灘車進行社區道路及排水巡查作業,發現道路上有危險鐵條立即移除。
    七至九月陸續發生豪雨,里內曾文排水線圳堤陸續有坍塌情形,經巡查發現後,隨即通報相關單位進行修補,平安渡過汛期。
      公親里每月第二個星期日固定為環保清潔日,里內召集志工、幹部整理社區環境,並在汛期間加強登革熱防疫及噴藥作業。另外針對保全戶辦理「關懷列車」活動,定期及配合社區活動捐贈物資給保全戶,並進行防災宣導。
      為加強掌握雨量對於公親里的影響,今年製作雨量觀測統計表,紀錄公親里下雨情形,希望有助於未來訂定警戒標準。
      108年參與臺南市政府辦理之「民安演習」、安和消防分隊超前部署、安南區公所辦理之相關活動及教育訓練,強化幹部防救災技巧。為加強民眾防災意識,以防疫為主題廣邀民眾參與防災宣導。


「企業學校一起做,颳風下雨不用愁」-臺南市仁德區二行社區

      近年來為了防患,里內增設許多抽水站,同時也集合在地企業和嘉南藥理大學的學生來幫忙,颱風來臨前,與志工進行自主防災訓練,協助環保志工隊、巡守隊及許多救災工作。因長年有水患問題,特別注重防疫工作使得登革熱發生機率降低許多,里內的志工人數多達兩百餘位,雖然沒有各樣的富足,但卻有人心的溫暖,這就是二行里社區中最美特色,真的很感謝這些願意默默付出的志工!
       二行里社區同時注重永續經營與發展及低碳環保,社區中有百年舊二層行橋,二層行明清時期為萬年縣治所在地,並設有紀念碑。也為了發展觀光,因此在旁的堤岸目前也設置為雙博自行車道。另外濕地的溪岸兩側自然生態豐富,也因此設有二行社區濕地的守護志工。
      在108年共有7次颱風豪雨導致積水,0703的龍捲風事件,0704二仁溪堤岸崩塌,警戒組協助交通管制,同時區公所前往受災戶慰問,在災後更有志工及慈濟到場幫忙清理家園。
      往年因為積淹水,使得居民生活受嚴重影響,目前對於積淹水範圍以及居民受到之影響已逐年減少。也因為許多志工的參與,使災情發生時能第一時間發現並控制。並且成立了防災群組,以便即時協助。



「農村要改造,防災要做好」-雲林縣虎尾鎮堀頭社區

      虎尾鎮堀頭里防汛守護隊至今已經持續運作超過4年,對於災時的應變措施和日常的維護工作都很熟悉,也向外推動自主防災,教導鄰近的村里如何做防汛工作。虎尾鎮堀頭里防汛守護隊為了讓村內的避難弱勢族群能有更完善的照顧與關懷,堀頭里防汛守護隊特別嘗試著將防災的觸角觸及關懷據點的工作中,並且在關懷據點的課程中慢慢地加入防災元素,讓整體防災推動更好,使社區防災工作越顯完整。
    堀頭里防汛守護以「防汛分享、共同用心」的方式推動,作為防汛精神象徵。為了達成大家心裡的願景,在實際行動上,仍得從根本做起打好基礎才行,因為解決了基本的問題便不會有大問題產生。秉著這樣的信念,堀頭居民尤其重視社區環境的整潔工作,讓里民自行負責社區內公共領域的整潔,讓防汛不再只是少數人的任務,而是大家一起努力的。另外在社區長期照顧的部分,里內有日照中心長泰老學堂、長青食堂,不時地於活動中心舉辦活動,並定期地宣導防災相關知識。不僅增進里民間的情誼和互助意識,也使里長以及隊員能更理解這些長輩的需要,以建立彼此的信賴,便於災時的收容安置。

「防災向前衝,你我皆志工」-臺中市霧峰區五福里

      五福里今年的第一場災情為0520豪雨,在強降雨的侵襲下淹水影響甚鉅,水深甚至一度及腰且多戶民宅淹水嚴重,水患自主防汛守護隊各班別,除了事前做好警戒、引導外,即使淹水事件發生得相當突然,但水患自主防汛守護隊成員們積極、無私地投入疏散、引導、救助等應變工作,令人感到十分敬佩,防汛守護隊成員們更主動的投入災後清理的作業,並積極的配合各機關單位災後勘查作業。
      經歷了水患,也讓五福里防汛守護隊全體隊員瞭解減災、整備、應變及復原的重要性,我們今(108)年也嘗試著在宣導訓練工作上加入校園宣導及新住民雙語兩種防災宣導方式;整備上自行開發道路指示標示牌來提醒用路人,應變上更是將演練過程中學到的各種知識派上用場,復原上更是主動自發性地召集檢討會議,作為下次應變技巧上的策進,我們持續默默地去做,使社區居民看見也更安全。

「做大事就是做好一件小事」-桃園市中壢區普忠里

      普忠里於汛期前進行溝渠清淤,落實大牛欄支渠與下游鐵路大草溝清疏工作,今年社區也會持續落實綜合流域治理,並監督滯洪池施工情況,給予施工單位防汛建議,雙管齊下減少社區居民與財產遭受水患影響。
    利用水利署獎勵金辦理對外防災教育推廣工作,如於里內有4處大型幼兒園,因此與幼兒園一同辦理幼兒防災話劇宣導,近60位小朋友一同參與,社區志工透過視覺化的孩童道具方式,以及水精靈話劇來呈現水環境的重要,使小朋友能理解防災觀念,未來也將成立幼兒防災話劇團,深耕本市的幼兒防災教育。美洲友邦由尼加拉瓜國土研究局與尼加拉瓜天災防治署的專家及顧問團,與本市普忠里進行防汛交流,分享綜合流域治水與在地滯洪的防災經驗,可協助尼國提升基層防災,也在里內的中原生態公園設置北部第一座以防災為概念的里民活動中心,藉此做為普忠里的防災教室,後續也會廣邀北部縣市到此參訪與交流,落實非工程防災永續推廣的工作。


「魚鴨花瓜做防災」-桃園市觀音區樹林里

      樹林里屬於農村混合工業區型的社區,主要流經的水系為大堀溪與富林溪,該河川出海口附近的移民新村與快速道路下方容易造成淹水事件。因此,於102年成立水患自主防災社區,防災社區的成員組成由各社區既有志工隊組成。樹林里在防汛運轉較成熟,108年與日本宇都宮大學與貝里斯交流,觀摩樹林里防災社區運作情形。
      考量氣候變遷,是地球村共同的危機,面對水環境的議題,需要提出有利於社會自主運作的創新調適作為,因此將易淹水路段旁的休耕農地作為生態滯洪池,從106年可蓄洪9,000噸到108年持續擴大達73,800頓,增加社區蓄水防洪的能量,颱風豪雨來臨前將滯洪池水放低,落實在地滯洪。為了能維持生態滯洪池永續運作,參考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故成立公益型的企業,管理生態滯洪池,並將池中的蓮花包括蓮子或荷葉等經濟作物進行加工與製作,生產荷葉清爽茶、荷葉麵與麵線等農產品,將產品的盈餘10%回饋桃園的防災社區,來維持社區運作,降低政府財政支出,達到自主防災全週期產業鏈。

108年度種子社區防汛小故事

「守護部落,不分你我」-臺東縣金峰鄉嘉蘭社區

      嘉蘭社區於每年汛期前,召集社區組織幹部,召開社區防救災組織會議,討論汛期時社區之因應作為。
       為使居民將自主防災意識觀念深植於心,嘉蘭社區每年持續實施自主防災演練,期讓從演練中讓居民居安思危,隨時將防災工作牢記於心。並持續在嘉蘭國小進行防災教育宣導,讓防災教育向下扎根。
      同時為了培養社區幹部對自主防災觀念及爾後輔導其他社區的經驗。今年積極辦理調查社區課程、數位防災地圖製作課程、急救理論與技術課程、緊急逃生訓練、自主防災演練等防災教育訓練,也參與臺東縣政府、金峰鄉公所辦理之相關活動,並前往觀摩金峰鄉新興社區、歷坵社區自主防災演練等活動。
​       今年輔導(金峰鄉)歷坵社區推動自主防災社區,並前往大武鄉大鳥社區、大武鄉愛國蒲社區、達仁鄉及延平鄉紅葉社區進行防災經驗輸出與分享,積極推廣自主防災社區。
       嘉蘭社區的民眾了解社區位於高風險區域,越來越來多年輕人願意參與自主防災工作,進而協助推廣自主防災,這就是嘉蘭社區的進步。


「防災教育,由小(學)到大(學)」-臺南市永康區崑山里

      崑山里里內主要區域排水為大灣大排(三爺宮溪),崑山里地勢較鄰近的里低,每逢大雨週邊十餘里的雨水皆會匯流入崑山里,加上里內排水系統設計不良,常發生淹水。鑑於近年降雨型態改變,崑山里的防汛演練強調警戒巡查及封路效率,並訂定巡查路線路線及封路順序,以最少的人力,用最快的速度完成封路作業。
    今年0813豪雨期間,2小時累積雨量超過100毫米,社區開始積淹水,幹部於LINE群組通報巡查道路及封路進度,供指揮中心及民眾了解社區情況,早上雨勢漸歇,巡查南帝宮抽水機附近淹水(60公分)仍未消退,通報公所及水利局協助抽水機排水孔清理,淹水才逐漸消退。
      108年崑山里與里內崑山國小及崑山科大持續進行區域聯合防汛,並輔導永康區三民里推動自主防災社區。

「防災教育好夥伴,在地滯洪自己來」-南投縣南投市營南社區

      營南社區屬於貓羅溪流域,社區西側與中央管河川貓羅溪毗鄰。因堤防有高低落差,又緊鄰南崗大橋,加上沒有雨水地下道,逢大雨時在南崗大橋處易形成溢流點。里內部分低窪處因先天地形條件不良,以及排水系統佈置問題,且受貓羅溪水位影響,水流從此處漫進社區造成淹水情況。因此於101年7月3日成立營南里水患自主防災守護隊,負責社區水患防治、災情通報、救災、撤離災民等工作。
      因應汛期營南里積極辦理防災課程、防汛整備、防汛演練,期望幹部能於汛期保持警戒即時應變。防汛演練確認幹部們對於巡查回報、叮嚀撤離注意事項、收容安置的熟悉程度。社區亦持續前往鄰近國小辦理防災宣導,並應南投縣政府之邀辦理芳美、鳳鳴、永豐、大埤社區推廣自主防災。
      在今年颱風豪雨事件中,不論雨勢如何或遭遇其他災害,營南里社區都能團結一致共同對抗災害,讓社區成為一個不怕災害的永續防災社區。



「你家,我幫你一起顧-區域聯防創新作為」-臺中市烏日區前竹里

      前竹里和鄰近的五光里、光明里及仁德里共同生活於麻園頭溪、旱溪、柳川及大里溪幾條水域之中,當致災性災害來臨時,無人能置身事外。已朝向區域聯合防災,四里共同成立社區應變中心的方向,並且與區公所災害應變中心,互相對應,逐步將社區的防汛訊息與需求傳遞至市府災害應變中心,乃至中央的災害應變中心,結合成完整的應變網絡。透過四里的防汛守護隊共同討論,整合各處警戒點、巡查點,災時利用無線電及手機聯繫通報,達成烏日區的區域智慧聯防網。
     前竹里自101年成立自主防災社區,迄今已邁入第七年,防汛守護隊雖運轉多年,但里長與防汛守護隊隊員依舊絲毫不懈怠,汛期前自行進行防汛整備會議,各班班長針對今年提出的議題討論項目,若有問題,便提出臨時動議,充分展現前竹里對防汛工作的重視。
​       

「國際推廣-新南向的軟實力」-​宜蘭縣宜蘭市梅洲社區

      梅洲社區從101年開始成立之後,至今(108)年期間陸續辦理防汛相關課程,社區持續前往臨近社區辦理防災宣導,在今年於宜蘭市北津里辦理區域聯合防汛工作,另與外縣市如金門縣消防局辦理防災經驗分享與交流活動,並與亞洲基金會合作,向國際推廣自主防災經驗。
       因應防汛期間,梅洲社區期望幹部能於汛期保持警戒即時應變。防汛演練確認幹部們對於巡查回報及叮嚀撤離注意事項。今年利奇馬及米塔颱風雖未對梅洲社區造成嚴重災情,梅洲自主防災隊和北津自主防災隊共同聯合巡視社區內,確認防水閘門、抽水站等防災設施及社區周遭環境安全,一同前往慈恩安養中心並關懷其兩個社區之弱勢民眾,進行防災宣導。
       為永續維護梅洲社區環境整潔及圳溝之暢通,本社區每月定期動員組織成員與社區居民,一同來清理金同春圳與排水溝,並清掃堤防雜草、整理植栽、道路垃圾清理等,將社區內各角落打掃乾淨,維持社區內環境之整潔。建立此固定模式,讓社區居民一起共同永續經營社區環境之觀念。
參訪人數 人
經濟部水利署水利防災中心
Water Resources Agency, MOEA Water Administration Division
臺北辦公區-10651臺北市大安區信義路三段41之3號9-12樓
​ TEL:+8863707-3038